Zero & Carbon
+86 13910240034
zeroandblue@126.com
新闻列表
首页 - 新闻 - 新闻列表

目前各省、地市政府层面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什么样的规划路径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个市县区实施方案名单如下:

12个市级

  • 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 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 杭州市科创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

  • 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 丽水市绿色低碳示范行动方案

  • 宁波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 宜昌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

  • 金华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 益阳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

  • 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 淄博市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8个县区级

无锡高新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包头试验区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实施方案

新疆阿克苏县绿色低碳建设实施方案

龙岩市武平县开展低碳社会创建实施方案

舟山普陀区低碳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

沁源县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工作方案

绍兴市上虞区低碳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

信阳市商城县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排名不分先后

01 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原文地址:https://www.h2weilai.com/uploads/files/20220801/cf63ef3f313ed5e5f28241a71d42c9f6.pdf


02 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1.7%以上,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6%以上,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六)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七)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十)试点有序推动碳达峰行动

对外合作

(一)加强京津冀区域交流合作

(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三)开展国际绿色经贸合作

(四)深化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原文地址:

https://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202209/t20220914_5987984.html


03 杭州市科创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

主要目标

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和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是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行动方案围绕“四个创新〞,面向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施碳达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题。瞄准世界前沿,强化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 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生态碳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5-10项。

——高端平台体系创新,把布局建设碳达峰技术创新平台列为市技术创新平台主要领域。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支持西湖大学牵头建设能源与碳中和省实验室,建设20家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研发机构5家以上。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省创新联合体,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低碳技术创新集聚区。

——创新人才团队竞相汇聚,实施领军人才引育专项。力争引进10名以上低碳技术相关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培育和引进5个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

——创新创业生态良性发展,实施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1家以上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培育25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推广1000项绿色技术和产品。

到2025年,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抢占“碳达峰" 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到2030年,着眼碳中和战略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抢占“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我市实现碳中和。

主要任务

(一)强化科技创新攻关

(二)优化创新激励机制

(三)建设科创服务平台

(四)培育低碳科技企业

(五)引育创新人才团队

(六)实施低碳示范工程

原文地址:

https://kj.hangzhou.gov.cn/art/2021/9/28/art_1693961_58923510.html


04 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初步构建固原市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可再生能源、储能、 氢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节能降碳等技术有近突破,支持打造1至2个碳中和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培育2家绿色低碳创新型企业,培养引进1个以上绿色低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科技创平台,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低碳科技成果。

重点任务

(一)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二)开展绿色低碳先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行动

(三)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行动

(四)实施绿色低碳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行动

(五)实施绿色低碳应用基础研究行动

(六)实施绿色低碳对外科技创新合作行动

(七)实施绿色低碳专业人才团队引育行动

(八)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学普及行动

附则:固原市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

(一)能源行业

1.光伏、风电制造与生产性服务技术研发应用

2.氢能、储能技术研发应用

3.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应用

4.火力发电减碳技术研发应用

5.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应用

(二)化工行业

1.煤化工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2.电石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3.化工产业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应用

4.引进转化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

(三)建筑行业

1.低碳建材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应用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发应用

3.建筑运维能耗监测与管控技术研发应用

(四)交通行业

1.引进应用高效货物运输与智能物流体系

2.引进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充电技术

3.引进应用交通系统智能化技术

4.引进应用交通基础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五)农业

1.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研发应用

2.农业减肥减药增效技术研发应用

(六)林草

1.林业碳汇潜力较大区域生态保护与功能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2.草原生态系统维持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原文地址:https://kjt.nx.gov.cn/zcfg/tfwj/202111/t20211125_3541211.html


05 丽水市绿色低碳示范行动方案

重点行动

(一)光伏沐光惠民行动。

(二)工业领域高碳低效“淘汰整治”行动。

(三)绿色制造引领低碳转型行动。

(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创建行动。

(五)森林固碳增汇行动。

(六)变型拖拉机提前淘汰行动。

(七)对标欧盟肥药双控行动。

(八)“绿色低碳美丽渡口”创建行动。

(九)清洁能源消纳送出能力升级行动。

(十)碳电协同治理行动。

(十一)“绿色能源虚拟电厂”智慧调度行动。

(十二)绿色高品质认证行动。

(十三)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十四)“阳光菜单”行动。

(十五)绿色信贷投放行动。

(十六)金融支持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行动。

(十七)绿色建筑修规提标行动。

(十八)碳汇生态产品交易行动。

(十九)华东林交所重组行动。

(二十)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行动。

原文地址:http://www.lishui.gov.cn/art/2021/10/14/art_1229283446_2368812.html


06 宁波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初步构建宁波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显著提高宁波市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水平,在高效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氢能技术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绿色工业高效流程和节能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高质量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

2030年,着眼碳中和战略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高效光伏与风能、先进储能大功率燃料电池、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高质量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重点任务

(一)实施基础前沿技术突破行动

(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三)实施科技成果场景应用转化行动

(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五)实施创业创新主体培育行动

(六)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行动

(七)实施开放合作交流行动

原文地址:http://www.ningbo.gov.cn/art/2021/12/22/art_1229096009_3882266.html


07 宜昌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

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30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目标,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重点任务

(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二)着力强化节能降碳。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动数字化转型。

(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六)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原文地址:https://www.ehs.cn/law/120218.html


08 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

工作目标

2022年,全市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工业(不含能源)、建筑、交通、能源领域和全市14个区(开发区)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碳排放达峰主要目标分解表附后),基本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建筑体系、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生产生活“武汉模式〞,低碳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主要任务

(一)实施产业低碳工程

(二)实施能源低碳工程

(三)实施生活低碳工程

(四)实施生态降碳工程

(五)实施低碳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六)实施低碳发展示范工程

(七)建立健全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低碳国际合作

原文地址https://www.eqxun.com/news/3176.html


09 金华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紧紧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重点领域,全力做好科创赋能,打造“6+1” 金华样板,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

重点任务

(一)实施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工程。

(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工程。

(三)实施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四)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工程。

(五)实施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工程。

(六)实施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工程。

(七)实施可持续发展示范引领工程。

(八)实施技术开放合作工程。

金华市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image.png

原文地址:http://kjj.jinhua.gov.cn/art/2021/11/8/art_1229317784_3931074.html


10 益阳市公共机构碳达峰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人均综合能耗下降6%,人均用水量下降 7%,二氧化碳排放下降7%。有条件的区县(市)2025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市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2030年前尽早峰。

原文地址:http://www.yiyang.gov.cn/yiyang/36457/36466/36500/content_1546613.html

11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主要目标

聚焦电力能源领域,根据新吴区电力能源资源禀赋、消费特点和城市发展阶段,围绕电力能源供应清洁化、 电力能源消费电气化、电力能源配置智慧化、电力能源利用高效化、 电力能源服务多元化等“五化”中心环节,抢抓“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构筑全区绿色低碳技术优势,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高产业绿色竞争力,为努力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零碳技术集聚区、产业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原文地址:https://tg.wuxi.gov.cn/doc/2021/04/09/3526369.shtml


12 淄博市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主要目标

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幅度均完成省定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10%以上,在全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中走在前列。

——产业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热电、石化、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低碳改造成效明显,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规模力争达到2000亿元。

——能源领域,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逐步构建,天然气利用量达到 30亿立方米,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光伏发电、 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干瓦以上,绿电入淄的规模达到40亿干瓦时;新型储能容量达到100万干瓦。

——建筑领域,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达到80%以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到500万平方米;供热结构实现明显改善,采用空气能等新型清洁取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工业余热供热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

——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含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下同)普及率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公务和专用车领域占比达到80% 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到1000辆:新建各类充换电站 3000余座,各类充电桩4万个以上,新改建综合能源港100座

原文地址:

http://www.zibo.gov.cn/gongkai/site_srmzfbgs/channel_shiweishizhengfuwenjian/doc_618b7b345c0edc1bd8c003c6.html


13 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分批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建立实施效果动态跟踪评价机制。到2025年,完成首批试点项目建设与验收, 总结宣传推广试点建设经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提升建设效果较好的试点项目,推动碳排放总量逐步降低并趋近于零,探索零碳排放区建设模式。

原文地址:

www.sz.gov.cn/attachment/0/914/914189/9341772.pdf


14 包头试验区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

2021年。全面启动试验区建设。编制《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 (包头)试验区建设规划》,将试验区建设确定为自治区林草碳汇试点。建设森林草原湿地碳汇发展片区和碳汇林示范基地,开发林草碳汇综合管理平台,开展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探索基于林草碳汇的碳中和市域循环、碳交易(CCER)项目开发,争取实施森林草原湿地综合增汇项目。

2023年。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林草碳汇基础能力、服务水平和队伍建设有效夯实,在增加碳汇、组织管理、计量监测、资产开发等重点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成果,森林、草原、 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提升。

2025年。建成具有包头特色、系统完整的林草碳汇试验区。基本建立包头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林草碳汇多元化发展格局,林草碳汇能力显著提升、增汇措施科学高效、碳汇价值多元显现,形成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林草碳汇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3%,森林蓄积量达到380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8%,湿地保护率达到 38%,林草碳汇项目总规模达到1340万亩(其中森林碳汇项目 330万亩、草原碳汇项目1000万亩、湿地碳汇项目10万亩)

原文地址:

https://www.kdl.gov.cn/detail/cid/437/aid/102150


15 新疆阿克苏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

选取拜城县为地区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县城,其余各县结合实际选择1个重点镇为建设试点。通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 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历史文化保护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发展。

2025年,各试点县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完善,县城建设强度和密度控制合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为地区县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经验。

原文地址:

http://zjt.xinjiang.gov.cn/xjjs/xydt/202111/1d4d2abce9d04b83ae828bcf1460c484.shtml


16 武平县开展低碳社会创建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

2022年,形成武平县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让,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及量化核证标准体系;选取基础好、有代表性的领域及统计基础好、数据可获得性强的项目和场景先行开展试点建设;推进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开发“碳金卡〞等金融产品,借助金融手段,探索林业碳汇和低碳行为的价值实现。

2023年,搭建碳普惠平台,逐步实现碳积分、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联通、兑换和交易,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序运转的碳普惠运营机制。

2024年,完善碳普惠体系,基本形成规划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和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

原文地址:

http://www.wp.gov.cn/zwgk/zfxxgk/zfxxgkml/gfxwj/202204/t20220408_1887410.htm


17 舟山普陀区低碳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

发展目标

2023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清洁能源转换枢纽” 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能源低碳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工业、 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化成效明显。

——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保持全省领先。GDP年均增速保持在 6.5%左右的较快发展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40万吨以内, 单位GDP碳排放力争三年内进一步下降13.5%,单位GDP能耗力争三年内进一步下降9.3%。

——能源领域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达到43%。创建期三年内,力争新开工风电、光伏项目装机20万干瓦以上,新增LNG接收能力700万吨,示范运行氢能公交车及冷链物流车15辆以上。

——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3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力争三年内进一步下降19.4%,全区规上低碳行业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9%以上,规上高碳行业增加值占比控制在7.2%以内。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5%,森林蓄积量增加到86万立方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63%。

原文地址:

https://img.in-en.com/upload/202111/26/12163732253024.pdf


18 沁源县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工作方案

主要任务

(一)绿色低碳产业

(二)生态安全格局

(三)土地利用

(四)绿色交通体系

(五)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六)生态景观环境

(七)绿色建筑

(八)生态社区

(九)历史文化保护

(十)公共环境营造

原文地址:http://www.qinyuan.gov.cn/qyxxgk/zfxxgk/zfxxgkml/zbwj/202110/t20211025_2405167.html


19 兴市上虞区低碳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

以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为主战场,以“双碳”数字化平台为重要支撑,实施“九大绿色低碳专项行动〞,到2023年能源消费强度、 碳排放强度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争当”全省低碳发展排头乐”。

总体定位

——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通过"2+2+3〞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为全省产业低碳转型率先探路。具体路径是: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两大引领产业。改造提升现代医药、 绿色照明两大特色产业。加速布局在氢能及动力电池、航空航天产业、电子化学品三大未来产业。

——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改革示范区。在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以数字化监管平台为基础,建设上虞“双碳”数字化平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场景,聚焦监测、分析、管控三大功能模块,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智治地图〞,实现碳达峰工作数字化改革全省领跑。

——全领域全过程低碳化转型先行区。统筹 "6+1” 领域重点工作, 在全领域全社会低碳化转型率先行动,在光伏整县推进、氢能率先应用、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提升、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农业绿色化水平提升、低碳生活营造、双碳技术创新突破等工作上,打造具有上虞特色的系列标志性成果。

原文地址:http://xxgk.shangyu.gov.cn/art/2022/3/17/art_1229346094_1864045.html


20 商城县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目标

在主体功能区实施“多规合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建筑体系、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绿色生态碳汇体系;在推进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低碳产业扶贫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降低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GDP能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县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对现有林地的管护,增加林业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持续提升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利用率;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开展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创建等工作,持续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向善向好。

原文地址:http://www.hnsc.gov.cn/public/6596321/298761.html


新闻推荐
【重点收藏】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情况介绍
2024-01-25
什么数字碳中和|是信息化?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2024-01-09
收藏转载|2023年十大ESG事件盘点
2024-01-02
全球六大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2023-12-27
气候变化相关的名词解释
2023-12-27
数据可视化:全球每月地表温度的历史趋势(1851-2020)
2023-12-27
目前各省、地市政府层面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什么样的规划路径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3-12-27
转载 | 马骏:提升碳定价机制作用非常必要
2023-12-27
“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人民日报)
2023-12-27
COP28盘点:联合国可以继续谈,企业不能继续等
2023-12-27